企業療休養
香格里拉讓你回歸幸福宜居的生活
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地方吸引著外來游客,可能是因為歷史的沉淀感,可能是因為秀麗的山水景色,也可能是因為建筑的摩登,但是,香格里拉卻因其獨具特色的城市建筑、衛生整潔的城市環境、多彩的民族文化、古老神秘的宗教文化等等而廣泛好評。
走進香格里拉的大街小巷,放眼望去,隨處可見一條條寬闊筆直的大道、一幢幢嶄新靚麗的民族風情樓、一個個優雅宜人的住宅小區、干凈整潔的街道,規范的停車位,夜間華燈初上,人們在廣場、公園里跳起民族廣場舞,整條街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美麗縣城”建設中,香格里拉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從細微著手,結合創文工作,實施市容環境整治行動,著力解決廁所的問題、路和街道的問題、水的問題、衛生干凈的問題,改進干凈的管理方法,建立持續干凈的保障機制,把 “廁所革命”作為民生工程來抓,將旅游游智慧廁所建設內容與城區公廁建設相融合,現已建設古城、龍潭公園、紅太陽廣場、法制廣場、陽塘路5所智慧廁。
棚戶區、農貿市場、外立面改造作為香格里拉市城提升形象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民心工程。該市對城區主街道、標志性建筑外立面進行高標準規劃、高起點設計,從門頭、牌匾到燈飾都顯現藏區特色。截至去年底該市已完成城市棚戶區(老舊住宅小區)改造項目共涉及1916戶,改造內容包括7個老舊住宅小區、4個社區的部分配套基礎設施及外立面改造,徹底清除“以路為市”現象。同時 推行垃圾分類 , 垃圾收集及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 , 使城市環境更加干凈整潔衛生 。通過改造,統籌配套城市服務和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讓原來落后破舊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昔日臟亂不堪、淤塞斷流的納赤河、龍潭河、桑那河已不復存在,如今漫步在河邊河水通暢、水質優化、河道整潔規范,河灘上種滿了綠草,鋪起了游步道,河道兩岸的景觀工程提高了周邊人居環境,大面積的綠化種植提升了城市綠化率,凈化了空氣、美化了環境;廣場、園路、座椅、公廁等設施的修建,增加了景觀使用功能,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礎設施,使過去臟、亂、差的河道兩岸成為城區居民休閑、散步的綠色景觀走廊。
目前,香格里拉市新城區道路系統已經成型,縣城與機場、車站和未來的麗香高速互通已實現“無縫接駁”,縣城內主要道路基本無“斷頭路”,縣城路網密度達到 8.5 公里/平方公里,縣城道路面積率達到 15.2%。目前香格里拉城區公共停車位包括道路停車位共有1690個、廣場及公園停車位525個,有力推動了香格里拉城鎮化建設,減輕了日益擁堵的交通環境壓力,為群眾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條件。該市還建成5G試點基站,安裝14條街道、486盞路燈,對壇城廣場、龍潭湖商業街、池卜卡商業步行街、香巴拉大道、池慈卡街及長征大道等 14 條市政主干道進行亮化提升,提升改造樓宇 286 棟,實現全城亮化美化、道路通暢,配套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香格里拉呈現出漂亮嶄新的“面孔”……
文化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底色,沒有文化,再強的城市也沒有氣質與靈魂可言。香格里拉作為云南省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 , 有著最壯麗動人的自然景觀,獨克宗古城是古代“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之一,保留了原有的城市街道格局和建筑特色,并已經與旅游開發緊密結合,成為游客和市民休閑娛樂購物中心;城市內富有民族氣息的建筑形式、特色著裝以及民族活動構成了城市特有的人文景觀 。
此外,香格里拉久遠的歷史和特殊的地理環境,還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間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市共有3項國家級、8項省級、39項州級和45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異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香格里拉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2017 年,香格里拉市 入圍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先后 還 被命名為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省級雙擁模范城、省級衛生城市、省級園林城市、 省級文明城市 等 榮譽稱號 , 為“美麗縣城”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