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
315,研學旅行也要打假
研學旅行是推動我國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抓手。學校、旅行社、教育機構等都在大力倡導研學旅行。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研學旅行?
研學,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一些旅游機構推出的研學產品,只強調研學路線和研學基地,沒有結合校內課程的研學課程設計,也沒有研學導師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幫助進行知識的梳理和轉化,更沒有具備專業能力的老師在研學途中針對孩子出現的一些不良行為現象,進行三觀的正確引導。”為了避免目前市場上很多的研學游學其實還是以“游”為主,研學旅行專業指導師的思想、理念、技能培訓,勢在必行。
你或許會遇到一個假的“研學游”
研學旅行將“學”與“游”融合一體,既是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也是一種放松的學習方式,成為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補充、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研學旅行不同于以往的春游、秋游,學生們暫別書桌,走出校園,走進名勝風景、人文遺址、科技館、博物館、現代農業示范園……或者走出國門,迎向更廣闊的世界,在實踐和體驗中,探求真知,升華素養。
但是,目前,由于研學旅行在國內開展的時間不長,探索的經驗不足,社會各界對其教育價值的認識也不盡相同,在實踐過程中重游輕學,模式單一等都偏離了“研學”的真正內涵和目標。
其次,研學旅行基地文化價值挖掘不足,導致“游”遠遠大于“學”,甚至和“春游”、“秋游”無區別;加上缺乏有效地行業標準、規范,缺乏對研學師資力量的考核以及市場價格監督、安全防范等機制,導致研學旅行真假難辨,研學價值難以發揮。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研學行業面臨著許多運營方面的問題,如何更好地進行產品設計、行程規劃和正確宣傳引導等問題仍需進一步探索。應從當前研學市場上出現的問題出發,建立規范的研學產品開發、經營、服務、管理規制和標準,使研學能夠真正得到質量保障和安全保障。
真正的研學旅行是什么樣的
萬里路研學旅行就有一整套體系,包括研學旅行基地的安全標準,學生行前、行中、行后的安全課程體系、評價數據體系、風險保障體系,信息化安全產品等內容,橫向涵蓋基地、組織者、從業人員、教師、學生,縱向涵蓋事前教育防范、事中組織管理、事后保險保障,解決學校、基地的后顧之憂,確保研學教育教學活動安全有效開展。
1.公司營業執照、經營辦公場所、公司內部管理架構等最基本的資質條件均達到國家各級監管部門的要求,公司以研學旅行為主營業務,配備有專業的研學管理人員、安全員、研學指導老師、課程研發老師、導游計調等人員,從業人員均具有應急救護的基本常識和基本技能。
2.公司堅持研學旅行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安全保障制度、明確安全保障責任、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等詳細的安全管理條例,做到每車至少安排2名教師和1名研學導游全程隨團,對每個學生實行定位管理,并且購買旅行社責任險和意外傷害險單人單次不低于25萬元。
3.公司選用的旅游包車均具有道路旅客運輸經營資質,并且已向公安交警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報備,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

5.公司為學生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保障服務,選用符合國家各級標準的飲食和住宿的企業,餐飲企業取得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食品要求符合《食品安全法》,從業人員均有健康證;住宿賓館酒店各項安全防護設備到位,消防設施齊全。
6.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原則,從紅色革命傳統、祖國美好河山、傳統歷史文化、現代科技發展、時代社會變遷五個主題出發,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年齡等因素,圍繞教材大綱設計研學旅行課程。遵循效益、普惠、安全的原則,組織學生進行研學旅行,著力克服“只旅不學”、“以旅代學”“重旅輕學”的現象。
伴隨著各級政府部門、學校師生、家長以及社會對研學游認識的不斷提高,在各方的群策群力中,研學旅行市場將變得更加健康優化,價值突出。一方面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力杠桿,一方面讓旅游細分業態鏈更加優質高效。研學旅行,群策群力,優質共建;研學旅行,學行合一,立德樹人。